【教學設想】 能正確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,了解從一粒種子到陽臺上的木地板的經歷。 學習大樹犧牲自己,把方便奉獻給大家的無私品格。
【教學過程】
一、導入新課。 1.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第九課《那一定會很好》。(齊讀課題) 2.分自然段開火車讀課文,師生評議。用序號標出自然段。 二、品讀感悟,深化認識。 (一)學習第1-4自然段。 1.輕聲讀第1-4自然段,思考這部分告訴我們什么? 2.學生自由交流。 3.全班交流。 (1)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。交流:種子是怎么想的? (課件出示) '這真難受''我一定要站起來,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氣,那一定會很好。' 指導朗讀:讀出泥土中種子的難受,讀出種子鉆出泥土的決心。 (2)指名朗讀第二、三自然段。交流:種子是怎么做的?過了些日子,發生了什么變化? (課件出示) 種子一邊想一邊努力生長。過了些日子,它長出細細的根、莖和兩片小葉子,鉆出地面,站在陽光下。 過了很多個日子,它長成了一棵高大的樹。 指導朗讀:讀出種子喜悅的心情。 指導造句:鼓勵學生用上'一邊……一邊……'說句子。 (3)指名朗讀第四自然段。交流:種子長成大樹后看到了什么?它的想法發生了什么變化? (課件出示) 高大的樹能看到很遠的地方,它看見人和動物在山路上走來走去,跑來跑去。'要是能做一棵會跑的樹,那一定會很好。' 指導朗讀:讀出大樹的愿望。 (二)學習第5-8自然段。 1.輕聲讀第5-8自然段,思考大樹'做一棵會跑的樹'的愿望實現了嗎?它又會產生什么新的想法? 2.學生自由交流。 3.全班交流。 (課件出示) 農夫把樹拖到自家院子里,花了好些日子,做成了一輛手推車。 農夫把谷子、土豆……,還有調皮的兒子放在手推車上,推著車在山路上跑來跑去。跑起來的時候,手推車聽到耳邊呼呼的風聲,真舒服。 '要是我能停下來,坐著休息一會兒,那一定會很好。' 指導朗讀:讀出大樹為人們服務的自豪心情,讀出大樹想法的改變。 (三)學習第9-10自然段。 1.輕聲讀第9-10自然段,思考大樹'坐著休息一會兒'的愿望實現了嗎?它又會產生什么新的想法? 2.學生自由交流。 3.全班交流。 (課件出示) 農夫和兒子一起把手推車拆了,用拆下來的舊木料做了把椅子。 '要是我能躺下,那一定會很好。' 指導朗讀:讀出大樹的疲勞,讀出大樹想法的改變。 (四)學習第11-12自然段。 1.輕聲讀第11-12自然段,思考大樹'要是我能躺下'的愿望實現了嗎?它又會產生什么新的想法? 2.學生自由交流。 3.全班交流。 (課件出示) 他把坐上去會吱呀搖晃的椅子拆了,鋸成小木片,拼成美麗的木地板,鋪在了陽臺上。 它覺得自己又變成了一棵樹。 指導朗讀:讀出大樹為自己能夠繼續為人們服務的自豪心情。 三、再讀課文,總結提高 1.指名領讀,全班齊讀。 2.(課件出示)文中的生字詞語。指名讀,指名領讀,全班齊讀。 3.分自然段開火車讀課文。 4.學習了這篇課文后,大家一定有很多話想對種子或大樹說吧。請大家互相說一說,把你心里的話說出來。 (1)要學習種子的精神,不斷進步,不停奉獻。 (2)學習大樹精神,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人類。課文《那一定會很好》教學設計,希望大家能夠利用好這篇教學設計。 一、導入新課。 1.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第九課《那一定會很好》。(齊讀課題) 2.分自然段開火車讀課文,師生評議。用序號標出自然段。 二、品讀感悟,深化認識。
[1] [2] 下一頁
|